深圳以“八個全國率先” 打造政府采購最優營商環境發表時間:2022-02-24 15:05 近年來,深圳市財政局發揚先行先試、開拓創新的深圳特區精神,以“陽光采購”為核心,以“互聯網+政府采購”為依托,推進實施八個全國率先工程,積極打造政府采購最優營商環境。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開展的2020年全國營商環境評價和廣東省發展改革委組織開展的2021年全省營商環境評價中,深圳政府采購營商環境均位居首位。 一、率先建立市區統一的政府采購電子化平臺 深圳早在2008年率先建立了市區統一的政府采購電子化平臺。2021年,深圳緊跟國家數字化發展戰略,上線深圳政府采購智慧平臺:一是服務“六方對象”,平臺采用大數據、區塊鏈、人臉識別等先進技術,在云計算+微服務的技術架構上,建設了12個子系統、5大信息庫,服務采購人、供應商、監管部門、評審專家、代理機構、工作人員六方對象,實現了政府采購全流程網上交易、閉環監管;二是支持政策功能落實,平臺除支持公開招標、協議采購、詢價、拼單等采購方式實施外,還搭建防疫應急館、鄉村振興館、行業館等特色場館,加速落地政府采購支持疫情防控、綠色采購、支持鄉村振興等政策要求,支持創新企業發展壯大;三是實現數據交互,平臺打通了政府相關部門和第三方權威機構的數據,自動獲取商事主體信息、綜合財稅信息,推動數據資源整合利用,打破信息孤島,減少用戶反復錄入信息,打造一門式、一網式的業務辦理體驗。 二、率先實現供應商注冊“零跑腿” 深圳自2019年8月起,取消政府采購供應商注冊現場核驗資料環節,注冊業務全程網辦,實現供應商注冊“零跑腿”。申請企業通過深圳公共資源交易網錄入資料后,在1個工作日內對所提交的資料進行網上核驗,受理通過后即辦理成功,申請企業可在線查詢注冊進度及結果。對于錄入資料不全的申請企業,可通過政務郵箱提交和補正相關資料。同時,深圳交易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設有現場立即注冊的通道,為有緊急需要的申請企業提供即來即辦服務。 三、率先發布政府采購領域城市發展機會清單 作為全國首批三個政府采購意向公開試點地區之一,深圳市從2020年開始,在市區兩級同步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試點工作,2021年,將此項改革列入全局十四項“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民生項目之一,推進政府采購意向公開智能化、標準化、便捷化、規范化管理:一是優化系統功能,通過自動讀取數據方式,提高采購人制作政府采購意向信息的效率;二是優化公開渠道,新增采購意向信息動態展示、實時保存、匯總、查詢、統計等功能,方便市場主體更便利地收集、整理采購信息;三是優化制度建設,印發新的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制度文件,進一步明確公開內容及相關業務規則;四是壓實責任,加強指導,市財政局將市級預算單位采購意向公開情況納入預算單位內控建設分類管理的考核內容,未按要求公開采購意向的,將做扣分處理,同時,制作并及時更新采購意向公開操作指南,開展業務培訓,進一步提高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效能。 政府采購領域城市發展機會清單建立以后,讓各類市場主體獲得同等參與深圳政府采購活動的機會,也讓各投標供應商提前掌握項目信息,做好應標和響應準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采購項目流標率,提高政府采購效率。 四、率先推行政府采購信息無死角公示 不斷提升政府采購透明度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客觀要求,是確保政府采購公開透明、公平競爭的必要基礎,是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的重要體現,深圳市敢為天下先,要求對評審結果、供應商投標(響應)文件實現全公開。除在深圳智慧采購平臺上公開采購項目公告、采購文件、項目預算金額、采購結果、采購合同、業務統計數據、行政審批事項、質疑投訴處理和行政處罰結果等信息外,項目開標后半小時,參與投標供應商即可在平臺查看其他投標供應商的投標文件(信息公開部分),發揮互相監督的作用;評標結束后,評審專家的打分明細和專家姓名也予以公開,促使專家更加認真履行評審職責。 五、率先建立供應商“承諾+信用管理”準入管理機制 深圳將供應商“自證資質”改為“信用承諾”。企業參與深圳政府采購招投標活動時,在投標文件的《政府采購投標及履約承諾函》中作出誠信聲明即可,無需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由招標機構通過“信用中國”“中國政府采購網-政府采購嚴重違法失信行為記錄名單欄目”以及“深圳市政府采購監管網-信用情況查詢欄目”查詢供應商信用信息。如有企業等市場主體被行政處罰或被列入不誠信名單,將禁止其參與深圳市政府采購活動或在參與政府采購活動時扣除其誠信分。同時,深圳要求招標文件應按照“最少、必要”原則,設置供應商的資格條件,不再要求供應商提供相關財務狀況、繳納稅收和社會保障資金等證明材料,書面承諾即可參加政府采購活動,市場主體參與競爭更加便捷、更加廣泛。 六、率先建立健全行政裁決機制 作為全國第一批政府采購行政裁決示范點,深圳市財政局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助力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打造國際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高度開展示范點建設工作:一是率先建立“三隨機兩公開”的行政裁決內控機制,以“受理-調查-調解-審理-決定-送達”的業務流程,實現受理、調查與審理等崗位之間的相對獨立、相互制衡,以保證收案的不辦案,辦案的不定案;二是率先將調解引入行政裁決機制,在政府采購行政裁決程序中增加調解程序,提高了爭議解決的靈活性和有效性;三是率先建立專家審理制度,在部分案件中引入第三方審理機制,通過邀請相關專家對案件爭議焦點提供專業意見,提高了政府采購行政裁決的專業性和權威性。 示范點建設以來,深圳在全國率先建立政府采購行政裁決內控機制,作出全國首份政府采購行政裁決書和首份政府采購調解書,行政裁決質效大幅提升。截至目前,未出現行政裁決案件被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予以撤銷或敗訴的情況,且被復議率和被訴訟率維持在較低水平。 七、率先推出政府采購合同“金融化” 深圳于2016年底創新推出訂單融資改革,首次在全國范圍內將政府采購和供應鏈金融相結合,聚焦創新型企業和中小微企業普遍資信缺乏、抵押缺乏的融資“痛點”,化解金融機構不愿貸和不敢貸的融資“難點”。2021年,市財政局進一步深化政府采購訂單融資改革,協同深圳交易集團建立訂單融資線上平臺。該平臺有五大亮點:一是申請“免”注冊,供應商使用現有政采平臺CA證書可直接登錄無需另行注冊;二是資料“少”填寫,直接關聯已注冊企業信息和標段訂單信息節省用戶填寫步驟和線下溝通環節;三是融資“秒”審批,供應商融資申請流程全線上化;四是服務“秒”響應,金融機構在線實時響應,專屬經理全程跟蹤服務;五是銀行“秒”放款,供應商在平臺提交經備案的政采合同后,金融機構在線審核,迅速放款。截至目前,累計融資金額突破20億元,惠及企業300多家。 八、率先建立政府采購合同履約抽檢機制 深圳于2013年探索開展了政府采購合同履約抽檢評價工作,將政府采購工作重心從“重程序、輕結果”向既“重過程又重結果評價”轉移,既提升了采購人的履約驗收主體責任意識,又督促了供應商公平競爭和誠信履約,提升了政府采購合同履約的質量和效益:一是建立標準,2018年,深圳推出全國首個針對政府采購項目合同履約抽檢及評價的標準化技術文件《政府采購項目合同履約抽檢及評價規范》,該《規范》涵蓋全市貨物類、服務類政府采購項目合同履約抽檢及評價的原則、職責、流程、程序方法、結果應用等內容;二是強化結果運用,從2016年起,深圳建立了履約抽檢情況通報機制,自實行通報制度以來,采購單位強化了履約驗收工作的管理力度,履約驗收主體責任意識有所加強,供應商增強了自身的誠信履約意識,不誠信行為有所減少,較好地發揮了通報的監督與督促作用。 |